時間:2020-07-09 點擊: 次 來源:網(wǎng)絡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人性中有一個極大的特點,,叫做“趨利避害”,。 大多數(shù)人總是在追求一種完美盈滿的人生,,所有人都排斥殘缺,,遺憾,,這是人性的一個特點。 但是這卻是我們招致災禍的一個根源,,一個“完美”的人生看似給一個人帶來的是幸福,,但是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如何處在完美之中,那么必然是災禍的根源,。 正所謂有這樣一個規(guī)律,,叫做“物極必反”。 當一件事情達到自己所期望的強盛極點的時候,,接下來的過程,,必然是往相反的方向去發(fā)展。 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就說:“那難道要自毀前程,,讓自己生活得不如意嗎,?” 當然不是這樣,,人生的美好是在于不斷的追求幸福,,但是人生的智慧,是在于身處美好時,,即便是人生接近完美,,也不要自持盈滿,不要居功自傲,。 因為大多的災禍并非是美好的生活本身帶來的,,而是身處在美好生活之中,太過于的驕傲放縱所惹來的,。 《道德經(jīng)》中說:果而勿矜,,果而勿伐,,果而勿驕,果而不得已,,果而勿強,。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:達到基本的目的之后不自大,不自夸,,不自耀,,更不要自鳴得意,要把自己的完美,,當做是不得已的一種狀態(tài),。 這似乎很難理解,我們不妨用一個非常實際的例子為大家講述,,如何在鼎盛的人生之中,,摒棄驕傲的習氣。 古代有一個人叫郭子儀,,是汾陽王,,他的府邸是在親仁里,他家里的大門通常都是大開著,,任人進出而沒有人過問,。 郭子儀手下有一個將軍要離開京師去藩鎮(zhèn),就到郭子儀家里跟他來告別,。 他手下的將軍剛到他家的時候,,這個時候就看到郭子儀的夫人和女兒正在梳妝,就讓郭子儀把毛巾和水盆拿過去,,給她們端水洗臉,,就像使喚下人一樣。 郭子儀的子弟看到了,,就上前來勸郭子儀,,郭子怡不聽,他們就說:“大人,,您是有功業(yè)顯赫之人,,如果不尊重自己,連自己的地位都不重視,,誰都可以在你家里來回走動,,我們認為就像伊尹,霍光那樣的賢臣也不會如此,�,!� 這個時候郭子儀聽了,笑著說:“這并不是你們所能想象的那樣,,我家里有500匹馬都是吃公家的草料,,有1000人都是吃公家的米糧,,我位高極品,已經(jīng)不能再高了,,我想隱退,,但是隱退不了,如果說我在家里還圍起高墻把大門緊閉,,不讓別人進來,,一旦那些與我結下仇恨的人,他們就會設計陷害我,。 再加上有一些貪功邀賞,,禍害賢能的人借此來共同誣陷我,那么我家族里的人,,就不可能享用這種榮華富貴,,到時候后悔都來不及。現(xiàn)在讓大門空蕩蕩的打開,,沒有阻礙,,就算是有人想誣陷我詆毀我,也找不到理由,�,!� 那些人聽了,都甘拜下風,,內心佩服不已,。 郭子儀深知自己地位極高,他深知自己已經(jīng)達到了極點的狀態(tài),,不能再高了,,這已經(jīng)讓很多人都羨慕,甚至是嫉妒的一個地位,。 而郭子儀最大的智慧,,能夠就是能夠讓自己處在這個位置上沒有居功自傲,懂得藏起鋒芒,,并且與人隨和,。 他把自己的大門敞開,不留任何秘密,,也不和別人產(chǎn)生仇恨和隔閡,,以防止別人為嫉妒之心設計陷害自己,,這樣能夠更好的保全自我,。 《道德經(jīng)》中說:物壯則老,是謂不道,,不道早已,。 當事物達到強盛的起點時,,就不叫做道,真是不符合規(guī)律的,,這樣的人和地位都不會長久,。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,其實都看不得別人好,,當別人活得舒服的時候,,大多人都會有一種嫉妒的內心。 如果你處在一個完美的極點,,不懂得持守低調,,就會成為別人的眼中釘。 而一個有智慧的人,,即便身居高位,,擁有榮華,也懂得持守一種隨和與謙虛,,這樣的人才不會招致別人嫉妒,,這就是處事低調的一個智慧。 真正聰明的人,,懂得在自己活得舒服的時候,,適當?shù)耐懫滗h芒,保持低姿態(tài),,這樣便能更好的保全自我,。 |
下一篇:縱論老子思想當代價值